SNS柔性防护网治理某些滑坡
四川仲达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- 2012-03-29 - 行业动态一、滑坡的定义
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受河流冲刷、地下水活动、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,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(或软弱带)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。(四川仲达工程材料有限公司www.sczd99.com,专业提供 边坡防护网,主动网,被动网,环形网,石笼网,格宾网,生态袋,公路护栏,缆索护栏,别墅围网工程,边坡工程,边坡绿化,河堤治理)
二、滑坡的分类
滑坡根据其滑体的物质组成、形成原因及滑动形式等可分为各种类型,按物质组成可分土层滑坡、岩层滑坡;按引起滑动的力学性质分推移式滑坡、牵引式滑坡;按滑动体厚度分浅层滑坡、深层滑坡;按滑动面通过岩层情况分顺层滑坡、切层滑坡等。
三、滑坡的形成条件
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: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;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。
(一)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
1、岩土类型: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特质基础。通常各类岩、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,其中结构松软,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,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、土,如松散覆盖层、黄土、红粘土、页岩、泥岩、煤系地层、凝灰岩、片岩、板岩、千枚岩等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。
2、地质构造:斜坡岩、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,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。同时,构造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。故各种节理、裂隙、层理面、岩性界面、断层发育的斜坡,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发育时,最易发生滑坡。
3、地形地貌: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,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。一般江、河、湖(水库)、海、沟的边坡,前缘开阔的山坡、铁路、公路和工程建筑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。坡度大于10度、小于45度,下陡中缓、上部成环形的坡形是易产生滑坡的地形。
4、水文地质条件: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,主要表现在:软化岩、土,降低岩、土体强度,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,潜蚀岩、土,增大岩、土容重,对透水岩石产生浮托力等,尤其是对滑面(带)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为突出。
(二)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
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地区是滑坡多发区,外界因素的作用可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,从而诱发滑坡。主要诱发因素有:地震、降雨和融雪;地表水的冲刷、浸泡;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;不合理的人类活动,如开挖坡脚、坡体堆载、爆破、水库蓄(泄)水、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。
四、滑坡的特征及识别
一个完全的滑坡,一般都有下列要素。
(见图1 滑坡要素平剖面示意图)
滑坡体:滑坡的整个滑动部份。
滑坡周界:滑坡体和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。
滑坡壁(破裂壁):滑坡体后缘和不动体脱开的暴露在外面的分界面。
滑坡台阶和滑坡梗:由于各段土体滑动速度的差异,在滑坡体上面形成台阶状的错台称滑坡台阶。台阶如因旋转发生倾斜,使台阶的边缘形成陡窄的长梗,称滑坡梗。
滑动面和滑坡床:滑坡体沿不动体下滑的分界面称滑动面。滑动时依附的下伏不动体称滑坡床。
滑动带:滑动面上部受滑动柔皱的地带(厚数厘米至数米)。
滑坡舌(滑坡头):滑坡体前缘形如舌状的部分。
滑坡鼓丘: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。
滑坡轴(主滑线):滑坡体滑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。它代表整个滑坡的滑动方向,一般位于推力最大,滑床凹槽最深(滑坡体最厚)的纵断面上,在平面上可为直线或曲线。
破裂缘:滑坡体在坡顶开始破裂的地方。
封闭洼地: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成沟槽,当相邻土体形成反向坡地形时,造成四周高、中间低的封闭洼地。
滑坡裂缝按受力状态分成下列四种:
(1)拉张裂缝:位于滑坡体上部,多呈弧形与滑坡壁方向大致平行。通常将其最外一条(即滑坡周界的裂缝)称滑坡主裂缝。
(2)剪切裂缝:位于中部的两侧,此裂缝的两侧常伴有羽毛状裂缝。
(3)鼓张裂缝:位于滑坡体下部,其方向垂直于滑动方向。
(4)扇形裂缝:位于滑坡体中下部,尤以滑舌部分为多,成放射状。
(a)平面 (a)剖面
图一
1、滑坡体;2、滑坡周界;3、滑坡壁;4、滑坡台阶;5、滑动面(带);6、滑坡床;7、滑坡舌;8、主滑线;9、拉张裂缝;10、主裂隙缝;11、剪切裂缝;12、羽毛状裂缝;13、鼓张裂缝;14、扇形张裂缝;15、封闭洼地(滑坡湖)
图1 滑坡要素平剖面示意图
在野外,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,一些不稳定滑坡体常具有下列现象: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,而且延伸较长,坡面高低不平;有滑坡平台,面积不大,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;滑坡表面有泉水、湿地、且有新生冲沟;滑坡体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,参差不齐;滑坡前缘土石松散,小型坍塌时有发生,并面临被河水冲刷的危险;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。发上标志只是一般而论,较为准确的判断,尚需作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。
五、引发滑坡的动力破坏因素
(一)自然因素
1、昼夜温差和季节的温度变化,使岩石风化,降低其抗剪强度;天旱干燥季节,使粘土层龟裂,雨水、地表水沿裂缝渗入;大气降水使斜坡土体湿化,重量增大,粘聚力低,均能导致滑坡的产生。
2、降雨、融雪的渗透水作用,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外因。一是渗透水进入土体孔隙或岩石裂缝,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;二是渗透水补给地下水,使地下水位或地下水压增加,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,土体软化、饱和,结果也造成抗剪强度的降低。
3、地表水的冲刷、淘蚀、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;地表水下渗,使土体达塑性;当水渗入不透水层上时,接触面润湿,减少其摩擦力和粘聚力,促使滑坡产生。
3、地表水的冲刷、淘蚀、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;地表水下渗,使土体达塑性;当水渗入不透水层上时,接触面润湿,减少其摩擦力和粘聚力,促使滑坡产生。
4、水库、河道水流冲刷、潜蚀、淘蚀坡脚,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,河水涨落引起地下水位的升降,均能引起斜坡的失稳破坏。
5、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地震使斜坡土石结构破坏,在地震力的反复震动冲击之下,沿原有软弱面或新产生的软弱面产生滑动。由于地震产生的裂缝和断崖,助长了以后降雨和融雪的渗透,常引发较多的滑坡。
(二)人为因素
1、采掘矿产资源:采矿不按规范执行,预留矿柱少,乱采滥挖,造成采空区塌陷,导致山体开裂,继而发生滑坡。
2、开挖边坡:修建铁路、公路、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,开挖边坡,使斜坡脚下部失去支撑部分,形成人工高陡边坡,造成滑坡的发生。
3、水库蓄、泄水与渠道渗漏:水库蓄水,浸润和软化岩土体,加大岩土体的静水压力、动水压力,增大坡体容重;水库泄水,水位急剧下降,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;渠道渗漏,增加了土体的浸润和软化作用,均能导致滑坡的产生。
4、堆填加载:在斜坡上大量兴建楼房、工厂,堆渣、弃渣、填土等,给斜坡增加了载荷,斜坡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,失去平衡而诱发滑坡的发生。
5、采石、劈山放炮:采石、劈山放炮等强烈振动,使斜坡岩土体受振而松动,引发滑坡的发生。
6、乱砍乱伐:不适当的开垦农田,乱砍滥伐,破坏植被,有利于雨水入渗而引发滑坡。
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结合,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。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,因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原因而引发的滑坡地质灾害有越来越烈的趋势。
六、滑坡发生的规律与前兆
(一)滑坡发生的空间分布规律
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有关,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:
1、江、河、湖(水库)、沟的岸坡地带,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,山区、铁路、公路、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。这些地段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。
2、地质构造带之中,如断裂带、地震带等。通常,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中,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;断裂带中岩体破碎、裂隙发育,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。
3、易滑(坡)岩、土分布区。松散覆盖层、泥岩、煤系地层、凝灰岩、片岩、板岩、千枚岩等岩、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。
4、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。在这些地区中,强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。
(二)滑坡发生的前兆
对于不同类型、不同性质、不同特点的滑坡,在滑动前,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,显示出滑动的前兆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1、大滑动前,在滑坡前缘坡脚处,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,或者出现泉水(水井)突然干枯、井(钻孔)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。
2、在滑坡体中,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。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,已进入临滑状态。
3、大滑动之前,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,土体出现上隆(凸起)现象,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现象。
4、临滑前,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。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。
5、滑坡体四周岩体(土体)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。
6、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,那么大滑动之前,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,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,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。
7、滑坡后缘的裂缘急剧扩张,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(或冷气)。
8、动物惊恐异常,植物变态。如猪、狗、牛惊恐不安,不入睡,老鼠乱窜不进洞;树木枯萎或歪斜等。
对于某些滑坡可以考虑用SNS柔性防护网进行灾害治理。